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青海配资开户,68%的亚洲受访者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正日益衰退。同时,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也透露出,过去三个月,亚洲主要经济体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明显下降。这一系列迹象不禁让人深思:美国的影响力真的已经难以继续主导亚洲吗?而这个问题,正成为全球金融与地缘战略圈内最热烈的讨论话题。
2023年7月,韩国总统李在明的言论无疑为美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动。在一次午餐会上,他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,令华盛顿陷入了被动。他首先重申,韩美同盟仍然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核心。然而,话锋一转,李在明明确表示,“台湾问题与韩国无关,若局势发生变化,韩国将不会参与其中。”这一表态让美国方面难以应对。美国一度向日本、澳大利亚、韩国等盟友施加压力,要求各方就台海问题作出明确表态,甚至以关税作为威胁。然而,尽管日本和澳大利亚作出了一些模糊回应,韩国却毫不犹豫地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。
韩国的转向并非草率决定。根据Realmeter民调的数据,李在明的支持率已经突破了60%,并且已经连续五周出现上升趋势。这一民意基础为韩国提供了更大的独立空间,允许其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作出更加自主的决策。美国希望通过加大压力迫使韩国选择立场,但韩国的果断拒绝则清晰地表明,亚洲盟友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。
展开剩余79%与此同时,印度的动作也令华盛顿颇感意外。7月中旬,印度公开宣布将进一步加强与上合组织、金砖国家以及中国的联系。这一表态让外界感到震惊,因为印度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在“印太战略”中的重要盟友。然而,印度的战略调整表明,它正在主动减少对美国的依赖,特别是在能源与国防等关键领域,印度选择与中俄加强合作,从而提升其在全球大国博弈中的谈判能力。
美国原本希望印度在遏制中国的战略中发挥先锋作用,然而印度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——坚持“多边平衡”政策,不愿陷入美国主导的对华遏制行列。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,印度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持续增长,尤其是在军工与能源领域,印度与中俄的合作不断深化,这不仅帮助其分散了风险,也增强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战略自主性。
在这背后,美国的经济压力也在逐渐加剧。5月,中国减持美债9亿美元,连续三个月减少持债量。美国的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,国债的占GDP比率约为100%,国际市场对美债的信心正逐步下滑。不仅中国,英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增持乏力的现象。尽管英国的增持主要是为了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,而日本则更多是为了维护本币汇率的稳定,但两国的增持步伐明显放缓。与此同时,亚洲主要经济体则在减少对美债的依赖,积极增加粮食、石油、黄金等“硬通货”储备,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,全球资本流动的格局正发生着微妙变化。
在美国采取一边印钞、一边加征关税的双重策略时,其经济风险逐渐外溢,美元的霸权地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亚洲各国逐步强化本币结算,推动“去美元化”,这不仅是为了规避美元风险,也是全球资本流动新趋势的体现。国际评级机构警告,如果美国不尽快调整财政政策和对外策略,美债市场可能将面临更大的抛售压力。
当韩国与印度先后表明不愿参与美国的“对华围堵”计划时,亚洲的地缘战略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如果韩国成功收回战时指挥权,未来美国在韩国的军事行动将受到更大制约,尤其是美军将无法再以半岛为基地介入台海局势。印度则通过深化与中俄的合作,既能从中获得能源和国防上的支持,又能在全球博弈中保持灵活的外交空间。
美国原本计划通过日韩澳印构建一个“反华联盟”,但韩国和印度的独立选择,使得这一战略大大受挫。日本和澳大利亚则依然保持模糊立场,尽量避免在中美之间做出明确选择。如今,亚洲的实际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——韩国不参与,印度不站队,中国也不愿接盘。美国主导的“印太战略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,亚洲的地缘战略格局正悄然发生裂变。
当前,区域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。中印俄三方会谈获得了重要进展,并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明确支持。亚洲多个国家正强化自身的独立战略,提升资产安全与议价能力。与此同时,亚洲各国加大了对粮食、能源和黄金等硬通货的战略储备,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。本地区本币结算机制逐渐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,去美元化进程不断推进。
自2025年以来,亚洲国家对美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持续下降,尤其是中国和日本,它们已经明显放缓了增持美债的步伐。美国国债的规模持续膨胀,但全球资本对美债的信心正在下降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警告称,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剧,这可能会迫使亚洲国家进一步加快“去美元化”的进程。
美国的强硬对外政策,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推行的“压力外交”,让亚洲各国的立场发生了显著变化。韩国明确拒绝被拖入台海问题,印度主动拉近与中俄的关系,区域格局出现裂缝。这一转变使得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空间进一步收缩,亚洲多国开始强化自己的独立战略,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。
这些变化表明,亚洲的地缘格局正在悄然重塑,尤其是韩国和印度的主动选择,正在加速美国传统影响力的消退。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不再是单一力量的主导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的多极化区域秩序。在这个过程中,亚洲各国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,新的区域秩序正在逐步成型,全球资本流动和地缘博弈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